單位內部分房引發糾紛,法院不管
公司將房屋提供給員工作為宿舍,雙方簽訂協議約定以員工名義辦理房屋產權證書,但房屋所有權歸公司所有,員工應繳納使用費。員工通過房改取得房屋所有權后,不繳納使用費亦不歸還房屋,公司訴至法院。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經審理,認為員工基于特殊身份購得涉案房屋,本案糾紛應屬單位內部分房而引起的糾紛,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,最終裁定駁回公司的訴請。
陽光公司稱,2004年5月,為了解決骨干人員臨時性住房困難,公司與丁玉簽訂承諾書,將涉案房屋提供給他作為宿舍使用,期間丁玉每月支付使用費。雙方約定,如果出現丁玉與公司的聘用合同到期、終止或解除,或丁玉拖欠房屋使用費兩個月以上等情況時,公司有權收回房屋。
2004年8月,公司另與丁玉簽訂協議,約定以丁玉名義辦理房屋產權證書,證書由公司保管,房屋產權和丁玉借用房屋的性質不變。2012年,丁玉違反協議內容,停止向公司交納宿舍使用費,也拒絕將房屋歸還給公司。后雙方多次協商,丁玉百般推脫?,F訴至法院,要求丁玉將涉案房屋辦理產權過戶登記至其公司名下。
法院經審查認為,涉案房屋原系陽光公司房產,陽光公司與丁玉于2004年簽訂承諾書后,將其交給丁玉作為員工宿舍使用,后丁玉以個人名義參加房改取得房屋所有權,丁玉入住涉案房屋及參加房改時系陽光公司員工,丁玉基于此特殊身份才能參加陽光公司的房改并購買涉案房屋。
本案糾紛應屬單位內部分房而引起的糾紛,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,應當予以駁回。法院最終裁定駁回原告陽光公司的訴請。
法官說法
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房地產案件受理問題的通知》第三條規定,因單位內部建房、分房等而引起的占房、騰房等房地產糾紛,不屬于人民法院主管工作的范圍,當事人為此而提起的訴訟,人民法院應依法不予受理或駁回起訴。
企業對職工的房屋分配,通常附加了對職工的獎賞和福利,是單位行使管理權的表現之一。單位依照自身內部管理規定進行分房,系行使正當的管理職權,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非法干涉,故因單位內部建房、分房等引起的占房、騰房糾紛,屬于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的范圍,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圍。
- 請問:房改房換購屬于單位內部分房嗎,如有糾紛法院應該受理嗎 1個回答
0
- 十幾年前單位分房,買了別人的指標引發的糾紛 3個回答
0
- 關于單位內部分房的糾紛 2個回答
0
- 建筑企業內部承包工程結算糾紛,法院認為職工不能告單位該怎么解決 2個回答
0
- 第三方購買我手中的單位房的指標,并雙方簽好協議,今后一切糾紛我不 10個回答
0
- 簽了離婚協議轉移財產,外債就不用還了嗎?
- 夫妻在一份遺囑上共同簽字,法律效力怎么認定?
- 合同無效,承包人請求實際施工人按照合同約定支付管理費的,不予支持
- 夫妻一方名下股權到底歸誰?
- 借款人的配偶與借款人存在大量無法合理解釋的轉賬時,如何認定
- 合同約定一方違約后無權請求法院減輕違約責任,有效嗎?
- 離婚后發現子女非親生,夫妻一方起訴要求撤銷離婚協議重新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,如何處
- 實際施工人無結算依據經釋明后仍拒絕司法鑒定的,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
- 法院如何審查遺囑的形式?
- 離婚,如何證明夫妻已經分居2年?
- 公司悄悄注銷,剩下的債務誰來負責?
- 關于欠付工程款的數額,應如何分配舉證證明責任
- 工程抵賬房可否排除強制執行?
- 保證人去世,繼承人是否應承擔還款責任?
- 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仲裁協議司法審查 若干問題答疑